大陸魯迅書目

一、原始文本

001. 魯迅:《吶喊》(北京:北京大學新朝社,1923年)。

002. 魯迅:《徬徨》(北京:北新書局,1926年)。

003. 魯迅:《魯迅全集》(上海:魯迅全集出版社,1938年)。

004. 魯迅:《魯迅三十年集》(30冊)(上海:魯迅全集出版社,1941年)。

005. 魯迅:《徬徨》(北京: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,1956年)。

006. 魯迅:《故事新編》(北京: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,1956年)。

007. 魯迅:《魯迅全集》(香港:香港文學研究社,1973年)。

008. 魯迅:《魯迅手稿全集》(北京:北京文物出版社,1978~1983年)。

009. 魯迅:《魯迅全集》(全16卷)(北京: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,1993年)。

010. 魯迅:《魯迅小說集》(北京: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,1994年)。

011. 魯迅:《中國近代名家著作選粹──魯迅卷》(香港:商務印書館,1994年)。


二、專書

001. 王士菁:《魯迅傳》(北京:中國青年出版社,1979年)。

002. 林非:《魯迅小說論稿》(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,1979年)。

003. 林非,劉再復合著:《魯迅傳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81年)。

004. 茅盾、巴金等合著:《憶魯迅》(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年)。

005. 張華:《魯迅和外國作家》(西安:陝西人民出版社,1981年)。

006. 韓長經:《魯迅與俄羅斯古典文學》(上海:上海文藝出版社,1981年)。

007. 劉再復:《魯迅傳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81年)。

008. 鮑晶編:《魯迅「國民性思想」討論集》(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,1982年)。

009. 李長之:《六十年來魯迅研究論文選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,1982年)。

010. 王瑤:《中國新文學史稿(上下)》(上海:上海文藝出版社,1982年)。

011. 許廣平:《關於魯迅的生活》(香港:爾雅出版社,1983年)。

012. 王富仁:《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:「吶喊」「徬徨」綜論》(北京: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,1986年)。

013. 竹內好:《魯迅》(杭州:浙江文藝出版社,1986年)。

014. 金宏達:《魯迅:文化思想探索》(北京:師範大學出版社,1986年)。

015. 林志浩:《魯迅傳》(北京: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,1986年)。

016. 閔開德、吳同瑞合著:《魯迅文藝思想概述》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86年)。

017. 錢理群:《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》(上海:文藝出版社,1987年)。

018. 紀維周等著:《魯迅研究書錄》(北京:書目文獻出版社,1987年)。

019. 王富仁:《先驅者的形象》(浙江:浙江文藝,1987年)。

020. 徐瑞岳.徐榮街主編:《中國現代文學辭典》(江蘇: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,1988年)。

021. 吳中杰:《文藝學導論》(江蘇:文藝出版社,1988年)。

022. 林嵐:《傳統與中國人》(香港:三聯書局,1988年)。

023. 侯民治:《小說創作研究》(山東:教育出版社,1988年)。

024. 艾曉明:《青年巴金及其文學視界》(四川:文藝出版社,1989年)。

025. 邵伯周:《《阿Q正傳》研究縱橫談》(上海:文藝出版社,1989年)。

026.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編:《1913~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彙編》(北京:中國文聯出版公司,1990年)。

027. 伍家倫:《四川現代作家研究》(四川:四川大學出版,1990年)。

028. 沙蓮香:《中國民族性(一)(二)》(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,1990年)。

029. 林非:《魯迅和中國文學》(北京:學苑出版社,1990年)。

030. 吳小美:《中國現代作家與東西方文化》(甘肅:蘭州大學出版社,1990年)。

031. 許廣平:《欣慰的紀念》(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91年)。

032. 任劍濤:《從自在到自覺——中國國民性探討》(西安:人民出版社,1992)。

033. 王潤華:《魯迅小說新論》(臺北﹕東大國書公司,1992年)。

034. 袁良駿:《當代魯迅研究史》(西安: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2年)。

035. 錢理群、王乾坤合著:《魯迅語萃‧編序》(北京:華夏出版,1993年)。

036. 曹聚仁:《魯迅的一生》(香港:新潮社出版1993年)。

037. 王曉明:《魯迅傳》(上海:文藝出版社,1993年)。

038. 田仲濟、孫昌熙合著:《中國現代文學史》(濟南:山東人民出版社,1993年)。

039. 樂黛雲:《當代英語世界魯迅研究》(江西:人民出版社,1993年)。

040. 邵伯周:《人道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》(上海:遠東出版社,1993年)。

041. 陳炳良編:《魯迅研究平議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3年)。

042. 陳萬雄:《五四新文化的源流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3)。

043. 吳軍:《中國現代文學史》(北京: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,1994年)。

044. 吳宏聰主編:《中國現代文學與民族文化》(北京: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,1994年)。

045. 王潤華:《魯迅仙台留學九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》(仙台:東北大學語言文化學院,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95年)。

047. 馬良春.張大明主編:《中國現代文學思潮》(北京: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,1995年)。

048. 王徨后:《魯迅心解》(浙江:文藝出版社,1996年)。

049. 邵純:《思想巨人魯迅》(新疆:人民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0. 吳中杰:《中國現代文藝思潮史》(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1. 汪毅夫:《魯迅與新思潮——論魯迅留日時期的思想》(西安: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2. 鄭欣淼:《魯迅與宗教文化》(陜西: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3. 魯迅:《魯迅全集(一到十六卷)》(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4. 盧今:《吶喊論》(陜西: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5. 任廣田:《魯迅藝術創造系統》(陝西: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6. 林非:《中國現代小說史上的魯迅》(陜西: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7. 高旭東:《魯迅與英國文學》(陜西: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8. 王瑤:《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》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96年)。

059. 王乾坤:《魯迅的生命哲學》(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6年)。

060. 王乾坤:《由中間尋找無限:魯迅的文化價值觀》(西安市: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61. 朱曉進:《魯迅文學觀綜論》(陝西: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62. 李繼凱:《民族魂與中國人》(陜西: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63. 邵純:《思想巨人魯迅》(新疆:新疆人民出版社,1996年)。

064. 閔抗生:《魯迅的創作與尼采的箴言》(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65. 黃健:《反省與選擇》(陜西:人民教育出版社,1996年)。

066. 嚴家炎:《世紀的足音》(北京:作家出版社,1996年)。

067. 藤井省三著,陳福康編譯:《魯迅比較研究》(上海: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,1997年)。

068. 唐編:《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》(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97年)。

069. 張孟陽:《悟性與奴性》(河南:人民出版社,1997年)。

070. 張學軍:《魯迅的諷刺藝術》(山東:山東大學出版社,1997年)。

071. 向陽、文珍編:《魯迅新畫像》(新疆:人民出版社,1997年)。

072. 房問東:《魯迅與他「罵」過的人》(上海:上海書店出版社,1997年)。

073. 解洪祥:《魯迅的人際藝術》(山東:山東大學出版社,1997年)。

074. 劉玉凱:《魯迅.錢鍾書平行論》(河北:大學出版社,1998年)。

075. 張寶明:《啟蒙與革命——「五四」激進派的兩難》(上海:學林出版,1998年)。

076. 陳漱渝:《魯迅論爭集》(北京市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98年)。

077. 曹聚仁:《魯迅評傳》(上海:東方出版社,1999年)。

078. 張品興選編:《國民性面面觀-中國名人論中國人》(北京: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,1999年)。

079. 王乾坤:《魯迅的生命哲學》(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99)。

080. 林彬彬:《魯迅:晚年情懷》(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1999年)。

081. 袁良駿:《分享魯迅》(北京:中國廣播出版社,1999年)。

082. 王彬彬:《魯迅《晚年情懷》》(上海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)。

083. 王富仁:《中國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狀》(浙江:人民出版社,1999年)。

084. 王富仁:《歷史的沈思──魯迅與中國現代文學論》(浙江:人民出版社,1999年)。

085. 李長之主編:《吃人與禮教-論魯迅(一)(二)》(河北:河北出版社,1999年)。

086. 邱存平:《現代人的吶喊——魯迅的人生探求》(北京:解放軍出版社,1999年)。

087. 葉舒憲主編:《文學與治療》(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1999年)。

088. 高瑞泉:《中國現代精神傳統》(上海:東方出版中心,1999年)。

089. 張福貴:《慣性的終結──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》(長春:吉林大學出版社,1999年)。

090. 陳方競:《魯迅與浙東文化》(長春:吉林大學出版社,1999年)。

091. 陳平原:《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》(南寧:廣西教育出版社,1999年)。

092. 陳漱渝:《說不盡的阿Q》(北京:中國文聯出版社,1999年)。

093. 陳漱渝:《魯迅風波》(北京:大眾文藝出版社,1999年)。

094. 裘士雄等著:《魯迅筆下的紹興風情》(浙江:浙江教育出版社,1999年)。

095. 錢理群:《走進當代的魯迅》(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99年)。

096. 譚君強:《敘述的力量——魯迅小說敘事研究》(昆明:雲南大學出版社,1999年)。

097. 王富仁:《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》(北京:師範大學出版社,2000年)。

098. 朱文華:《「再造文明」的奠基石-五四新文化運動三大思想家散論》(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2000年)。

099. 杜一白:《魯迅研究史稿》(遼寧:遼寧大學出版社,2000年)。

100. 肖同慶:《世紀末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》(合肥,安徽教育出版社,2000年)。

101. 辛曉征:《國民性的締造者——魯迅》(武漢:湖北教育出版社,2000年)。

102. 房向東:《魯迅:最受誣蔑的人》(上海:上海書店出版社,2000年)。

103. 郜元寶:《魯迅六講》(上海:三聯書局,2000年)。

104. 許壽裳:《摯友的懷念——許壽裳憶魯迅》(石家莊:河北教育出版社,2000年)。

105. 程致中:《尋找精神家園——思想者魯迅論》(北京:學苑出版社,2000年)。

106. 錢理群:《心靈的探索》(石家莊:河北教育出版社,2000年)。

107. 魯迅博物館編:《魯迅年譜》(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2000年)。

108. 魯迅、裘沙詮合著:《文化偏至論》(濟南:山東文藝出版社,2001年)。

109. 閻晶明:《魯迅的文化視野》(北京:崑崙出版社,2001年)。

110. 王乾坤:《回到你自己——關於魯迅的對聊》(北京:中國文聯出版社,2001年)。

111. 王富仁、趙卓:《突破盲點——世紀末社會思潮與魯迅》(北京:中國文聯出版社,2001)。

112. 伊藤虎丸著,李東木譯:《魯迅與日本人》(石家莊:河北教育出版社,2000年)。

113. 金鏘主編:《魯迅的教育思想和實踐》(北京人民出版社,2001年)。

114. 胡尹強:《破毀鐵屋子的希望——「吶喊」「徬徨」新論》(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2001年)。

115. 唐小兵:《英雄與凡人的讀——解讀20世紀》(上海:上海文藝出版社,2001年)。

116. 高旭東:《走向二十一世紀的魯迅》(北京:中國文聯出版社,2001年)。

117. 高旭東編:《世紀末的魯迅論爭》(北京:東方出版社,2001年)。

118. 張永泉:《在歷史的轉折點上──從周樹人到魯迅》(北京:文化藝術出版社,2001年)。

119. 彭定安:《魯迅學導論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1年)。

120. 彭博:《魯迅小說絕望與希望的對比結構》(上海:學林出版社,2001年)。

121. 嚴家炎:《論魯迅的複調小說》(上海:上海教育出版社,2002年)。

122. 張杰:《魯迅其人》(北京: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2年)。

123. 張傑、楊燕麗編:《魯迅其書》(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02年)。

124. 周作人著,止庵校訂:《魯迅小說裏的人物》(石家莊:河北教育出版社,2002年)。

125. 王富人:《中國文化的守夜人-魯迅》(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2年)。


三、期刊論文集

001. 王任叔:〈魯迅先生的藝術觀〉,《文藝陣地》1938年第2卷1號。

002. 馮雪峰:〈魯迅與中國民族及文學上的魯迅主義〉,《文藝陣地》1940年第5卷2號。

003. 周木齋:〈魯迅先生與中國文學〉,《文藝陣地》1940年第5卷2號。

004. 歐陽凡海:〈魯迅底初步思想、文學觀、社會意識的檢討〉,《文藝陣地》1940第4卷8、11、12期。

005. 邱朝曙、陳毓羆輯:〈魯迅與民間文藝〉,《民間文藝集刊》第1、2集,(1951年)。

006. 孫玉石:〈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問題的考察〉,《魯迅研究集刊》第1集(1979年)。

007. 蓮子:〈談魯迅的兒童觀與其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共相性〉,《湘譚大學學報(社科版)》第1期(1989年)。

008. 余杰:〈狂飆中的拜倫之歌──以梁啟超、蘇曼殊、魯迅為中心探討清末民初文人的拜倫觀〉,《魯迅研究月刊》第209期(1999年),頁15~28。

009. 呂周聚:〈魯迅與中國現代主義文學〉,《魯迅研究月刊》第207期(1999年),頁17~25。

010. 李春林:〈比較文學方法解讀魯迅的回顧與反思〉,《魯迅研究月刊》第211期(1999年),頁25~32。

011. 周蔥秀:〈論魯迅的蘇聯觀〉,《魯迅研究月刊》第209期(1999年),頁7~14。

012. 張覺:〈論魯迅《秋夜》的象徵主義特徵及其象徵意義〉,《魯迅研究月刊》第208期(1999年),頁33~38。


四、學位論文

001. 王富仁:《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:《吶喊》《彷徨》》(北京: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84年)。

002. 金宏達:《魯迅思想研究:從文化問題出發》(北京: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85年)。

003. 汪暉:《反抗絕望:魯迅的精神結構與《吶喊》《彷徨》研究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近現代文學博士論文,1988年)。

004. 王友琴:《魯迅和中國現代文化震動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88年)。

005. 吳俊:《一個“抉心自食”的人:魯迅個性心理研究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0年)。

006. 徐麟:《《吶喊》、《仿徨》時期魯迅思想簡論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1年)。

007. 肖立:《《野草》研究:兼論其與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關係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5年)。

008. 張宏:《《野草》詩學研究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5年)。

009. 芮敏:《論《魯迅小說選集》中文化負載辭彙的英譯》(四川:四川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論文,1996年)。

010. 郭樹競:《魯迅小說與電影》(北京: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6年)。

011. 蔡輝振:《魯迅小說研究》,(香港:珠海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,1996年12月)。

012. 鄭家建:《論《故事新編》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7年)。

012. 張福貴:《魯迅文化選擇的歷史價值與當代意義》(吉林: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7年)。

014. 裴仁秀:《《故事新編》與人類文化母題》(吉林: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7年)。

015. 範家進:《懺悔貴族的鄉村遙望:魯迅鄉土小說研究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7年)。

016. 蘇桂寧:《魯迅創作心態研究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8年)。

017. 梁展:《顛覆與生存:魯迅的自我認同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9年)。

018. 申正浩:《魯迅與現代主義(北京: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9年)。

019. 趙卓:《魯迅小說敘述藝術綜論》(北京: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9年)。

020. 王傑:《魯迅詩學現代性研究》(湖北: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1999年)。

021. 張箭飛:《魯迅與詩化小說》(湖北:武漢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小說博士論文,1999年)。

022. 薛義:《論魯迅的雜文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0年)。

023. 陳愛強:《為了現代文化人格的建構:魯迅“立人”思想研究》(北京: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1年)。

024. 李城希:《魯迅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發生史論》(南京: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1年)。

025. 楊寶珊:《魯迅與西方積極浪漫主義文學》(甘肅: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碩士論文,2002年)。

026. 溫宏:《魯迅婦女觀的倫理審視》(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碩士論文,2002年)。

027. 張志華:《試論《野草》中的反復藝術》(湖北:武漢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,2002年)。

028. 孫剛:《《故事新編》文化研究》(江蘇:蘇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宏觀博士論文,2002年)。

029. 趙敬立:《知識與道德的影像:魯迅與中國近現代知識份子研究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2年)。

030. 曹禧修:《抵達深度的敘述:魯迅小說修辭論》(河南:河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2年)。

031. 常立霓:《新時期文學與魯迅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2年)。

032. 方準浩:《魯迅《故事新編》神話系統研究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2年)。

033. 季桂梅:《論魯迅小說人物的多種屬性及其藝術魅力》(甘肅: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現代文學碩士論文,2003年)。

034. 唐翰存:《魯迅與胡適自由觀之比較》(甘肅: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現代文學碩士論文,2003年)。

035. 張春龍:《論魯迅雜文文體的創造》(山東:青島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,2003年)。

036. 宋崇義:《魯迅與副刊關係研究》(湖北:武漢大學新聞學新聞理論碩士論文,2003年)。

037. 劉泉:《魯迅前期文學語言論析》(山東:青島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,2003年)。

038. 許韶明:《論魯迅小說文化負載詞的處理》(廣東:中山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論文,2003年)。

039. 崔雲偉:《論魯迅文本中的表現主義繪畫感》(山東:青島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,2003年)。

040. 符傑祥:《“道”與“路”:魯迅與中國知識份子現代性問題的》(上海:復旦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3年)。

041. 汪衛東:《魯迅前期文本“個人”觀念梳理和通釋》(北京: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魯迅研究博士論文,2003年)。

042. 田剛:《魯迅與中國士人傳統》(山東:山東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3年)。

043. 劉少勤:《盜火者的足跡與心跡:論魯迅與翻譯》(福建: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20世紀中國文藝思潮博士論文,2003年)。

044. 張海燕:《魯迅的社會性鄉土小說vs. 托馬》(廣東:中山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論文,2004年)。

045. 王瑞:《徘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兩位文化巨人:魯迅、胡適》(湖北:武漢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博士論文,2004年)。

046. 肖劍南:《東有啟明西有長庚:周氏兄弟散文風格比較研究》(福建: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散文博士論文,2004年)。

047. 具文奎:《魯迅雜文的諷刺藝術研究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論文,2004年)。

048. 李丹:《在知識階級裏的魯迅》(上海:復旦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4年)。

049. 靳新來:《“人”與“獸”的糾葛-魯迅筆下的動物意象》(上海:復旦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4年)。

050. 廖詩忠:《探歸民族“新生”的活源:論魯迅與先秦文化的深層關係》(福建: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,2004年)。

051. 王兵:《魯迅對儒家天命觀的反叛與超越》(甘肅: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博士論文,2004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