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迅年譜

西元
紀年
中國
紀年
魯迅
年齡
魯迅事蹟
1881年 清光緒7年 1歲
  • 9月25日(農曆8月3日)出生於浙江紹興會稽縣(今屬紹興縣)東昌坊口新台門的周家。小名阿張,本名樟壽,赴南京求學時更名樹人,初字豫山,後改豫才;1918年於《新青年》發表小說〈狂人日記〉時始用魯迅為筆名。
1885年 清光緒11年 5歲
  • 一月,二弟周作人出生。
1887年 清光緒13年 7歲
  • 入家塾,從叔祖玉田先生初誦鑑略。
1888年 清光緒14年 8歲
  • 十一月,妹端姑因天花未滿周歲即夭折,三弟周建人出生。
1892年 清光緒18年 12歲
  • 二月,入三味書屋私塾從壽鏡吾先生讀書。
1893年 清光緒19年 13歲
  • 二月十六日曾祖母戴氏病逝,享年七十九歲。
  • 四月祖父介孚公,自北京歸。秋,介孚公〝科場案〞下獄,魯迅被送往外婆家暫住。
  • 七月,四弟椿壽出生。
1894年 清光緒20年 14歲
  • 春,回家,仍就讀於三味書屋。
  • 冬,父周伯宜病重,為求醫買藥,常出入於當鋪、藥店之間,家道遂中落。
1896年 清光緒22年 16歲
  • 十月,父周伯宜病故,終年三十七歲。
  • 父卒後,家境益艱。
1898年 清光緒24年 18歲
  • 五月,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求學。
  • 十月,因不滿水師學堂的腐敗、守舊,改考入江南礦務鐵路學堂。魯迅這時受了康梁維新的影響,又讀到了《天演論》等譯著,開始接受進化論與民主思想。
  • 十二月,四弟椿壽夭折。
1901年 清光緒27年 21歲
  • 繼續在礦務鐵路學堂求學。
  • 十一月,到青龍山煤礦實習。
1902年 清光緒28年 22歲
  • 一月,以一等第三名從礦務鐵路學堂畢業。
  • 四月,由兩江總督劉坤一派往日本留學,入東京弘文書院學習日語。
  • 十一月,與許壽裳陶成章等百餘人在東京組成浙江同鄉會,決定出版《浙江潮》月刊。課餘積極參加當時愛國志士的反清革命活動。
1903年 清光緒29年 23歲
  • 三月,剪去髮辮,攝〝斷髮照〞
  • 六月,在《浙江潮》第五期發表〈斯巴達之魂〉與譯文〈哀聖〉(法國作家雨果的隨筆)。
  • 十月,在《浙江潮》第八期發表〈說錫〉與〈中國地質論〉。所譯法國作家凡爾納的科學小說《月界旅行》由東京進化社出版。
  • 十二月,所譯凡爾納科學小說《地底旅行》第一、二回在《浙江潮》第十期發表,該書的全譯本後於1906年由南京城新書局出版。
1904年 清光緒30年 24歲
  • 四月,在弘文書院結業。
  • 七月,祖父介孚公卒,終年六十八歲。
  • 九月,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求學。
1906年 清光緒32年 26歲
  • 一月,棄醫從文,決定用文藝來改變國。
  • 三月,從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退學,到東京開始從事文藝活動。。
  • 夏秋間,奉母命回紹興山陰朱安女士完婚,婚後即返東京
1907年 清光緒33年 27歲
  • 夏,與許壽裳等籌辦文藝雜誌《新生》,未實現。。
  • 冬,作〈人之歷史〉、〈科學史教篇〉、〈文化偏至論〉、〈摩羅詩力說〉,都發表在河南留學生主辦的《河南》月刊上。
1908年 清光緒34年 28歲
  • 繼續為《河南》月刊撰稿,著〈破惡聲論〉(未完),翻譯匈牙利作家簌息的《裴彖飛詩論》。
  • 夏,與許壽裳錢玄同周作人等請章太炎在民報社講解《說文解字》。
1909年 清宣統元年 29歲
  • 三月,與周作人合譯《域外小說集》第一冊出版。
  • 七月,出版《域外小說集》第二冊。
  • 八月,結束日本留學生活,回國,任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、化學教員。
1910年 清宣統2年 30歲
  • 四月,祖母蔣太君卒,終年六十九歲。
  • 九月,改任紹興府中學堂生物學教員及監學。授課之餘,開始輯錄唐以前的小說佚文(後匯成《古小說鉤沉》)及有關會稽的史地佚文(後匯成《會稽郡故書雜集》)。
1911年 清宣統3年 31歲
  • 十一月,杭州光復。紹興光復後,以王金發為首的紹興軍公政府委任魯迅浙江山會初級師範學堂監督。
  • 冬,寫成第一篇試作小說〈懷舊〉,閱二年始發表於1913年(民國二年)四月二十五日,由惲鐵樵主編的上海《小說月報》第四卷第一號,署名周逴
1912年 民國元年 32歲
  • 一月,在紹興《越鐸日報》創刊號上發表〈《越鐸》出世辭〉。
  • 二月,辭去山會初級師範學堂監督職,應教育總長蔡元培邀請,到南京任教育部部員。
  • 五月,隨臨時政府遷往北京
  • 八月,任命教育部僉事與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。同月公餘篡輯謝承後漢書。
1913年 民國2年 33歲
  • 二月,發表〈儗播布美術意見書〉。
  • 六月,回紹興省母。
  • 八月,返京。
  • 十月,校錄《稽康集》,並作〈稽康集‧跋〉。
1914年 民國3年 34歲
  • 四月起,開始研究佛學。
  • 十一月,輯《會稽故事雜集》成,並作序文。
1915年 民國4年 35歲
  • 一月,輯成《會稽郡故書雜集》一冊,用二弟作人名字印行。
  • 九月,被教育部任命為通俗教育研究會小說股主任。本年開始在公餘搜集、研究金石拓本,尤側重漢代、六朝的繪畫藝術。
1916年 民國5年 36歲
  • 十二月,母六十歲壽誕,回紹興。次年一月回北京
1917年 民國6年 37歲
  • 一月,返回北京
  • 七月三日,因張勳復辟,憤而離職;亂平後,十六日回教育部工作。
1918年 民國7年 38歲
  • 四月,小說〈狂人日記〉寫成,發表於五月,由陳獨秀等編北京《新青年(月刊)》第四卷第五號,署名魯迅
  • 七月,作論文〈我之節烈觀〉,抨擊舊社會禮教,發表於八月出版的《新青年》。
  • 九月開始,在《新青年》〝隨感錄〞欄陸續發表雜感。
1919年 民國8年 39歲
  • 一月,發表〈關於愛情之意見〉,題曰隨感錄四十,載在《新青年》第六卷第一號,後收入雜感錄熱風。
  • 三月,小說〈孔乙己〉寫成;四月,發表於《新青年》第六卷第四號,署名魯迅
  • 四月,小說〈藥〉寫成;五月,發表於《新青年》第六卷第五號,署名魯迅
  • 六月末或七月初,小說〈明天〉寫成;十月,發表於由傅斯年主編的北京《新潮(月刊)》第二卷第一號,署名魯迅
  • 八月,買公用庫八道灣屋成,十一月修繕之事略備,與二弟作人俱遷入。同月,在北京《國民公報》〝寸鐵〞欄用筆名黃棘發表短評四則。
  • 八月至九月,在《國民公報》〝新文藝〞欄以神飛為筆名陸續發表總題為〈自言自語〉的散文詩七篇。
  • 十月,發表關於改革家庭與解放子女之意見,題曰〈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〉,載《新青年》第六卷第六號,後收入論文集《墳》。
  • 十一月,小說〈一件小事〉寫成;十二月,發表於由孫伏園主編的北平《晨報副刊‧周年紀念增刊》,署名魯迅
  • 十二月一日至二十九日,返紹興遷家,接母親、朱安和三弟建人北京
1920年 民國9年 40歲
  • 一月,譯成日本武者小路實篤著戲曲《一個青年的夢》。
  • 八月,小說〈風波〉寫成;九月,發表於《新青年》第八卷第一號,署名魯迅。同月,譯德國哲學家尼采〈察拉圖斯忒拉的序言〉畢,發表於九月出版的《新潮》第二卷第五期。
  • 十月,小說〈頭髮的故事〉寫成;十月,發表於由宗白華等主編的上海《時事新報‧學燈》,署名魯迅。同月,譯成俄國作家阿爾志跋綏夫著小說《工人綏惠略夫》。
  • 本年秋開始兼任北京大學、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。
1921年 民國10年 41歲
  • 一月,小說〈故鄉〉寫成;五月,發表於《新青年》第九卷第一號,署名魯迅
  • 二、三月,重校《稽康集》。
  • 十二月,小說〈阿Q正傳〉寫成;同月在北京《晨報副刊》開始連載,至次年二月十二日載畢。
  • 本年仍兼任北京大學,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。
1922年 民國11年 42歲
  • 二月,發表雜文〈估《學衡》〉,再校《稽康集》。
  • 五月,譯成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的童話劇《桃色的雲》,次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;與周建人周作人合譯的《現代小說譯叢》,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。
  • 六月,小說〈端午節〉、〈白光〉寫成;前者九月,發表於《小說月報》第十三卷第九號,署名魯迅。後者七月,發表於由孟森等主編的上海《東方雜誌(半月刊)》第十九卷第十三號,署名魯迅
  • 十月,小說〈兔和貓〉、〈鴨的喜劇〉、〈社戲〉寫成;前者十月,發表於《晨報副刊》,署名魯迅。中者十二月,發表於由章錫深主編的上海《婦女雜誌(月刊)》第八卷第十二號,署名魯迅。後者十二月,發表於《小說月報》第十三卷第十二號,署名魯迅
  • 十一月,歷史小說〈不周山〉寫成;十二,發表於《晨報副刊‧周年紀念增刊》,署名魯迅,曾收入《吶喊》內。
  • 十二月,編成小說集《吶喊》,本書收至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二年魯迅所作小說計十五篇,並作〈自序〉,次年八月由北京新潮社初版。一九三0年一月《吶喊》第十三次印刷時,魯迅將〈不周山〉抽去,後改名〈補天〉收入《故事新編》內,《吶喊》剩十四篇作品。
1923年 民國12年 43歲
  • 六月,與周作人合譯的《現代日本小說集》,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。
  • 七月,與周作人關係破裂。
  • 八月,遷居磚塔胡同六十一號。
  • 九月開始,在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講授中國小說史,至一九二五年三月結束。
  • 十二月,《中國小說史略》上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。同月,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講演,題為〈娜拉走後怎樣〉。同月,買阜成門內西三條胡同二十一號屋。
  • 本年秋季起,除在北大、北師大兼任講師外,又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講師。
1924年 民國13年 44歲
  • 一月,在北京師範大學作題為〈未有天子之前〉的講演。
  • 二月,小說〈祝福〉、〈在酒樓上〉、〈幸福的家庭〉寫成;前者三月,發表於《東方雜誌》第二十一卷第六號,署名魯迅。中者五月,發表於《小說月報》第十五卷第五號,署名魯迅。後者三月,發表於《婦女雜誌》第十卷第三號,署名魯迅
  • 三月,小說〈肥皂〉寫成;同月,發表於《晨報副刊》,署名魯迅
  • 五月,移居西三條胡同新屋。
  • 六月,《中國小說史略》下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。該書次年九月合成一冊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。同月又校《稽康集》,並撰校正《稽康集》序。
  • 七月,應西北大學與陜西教育廳之邀,赴西安講學,講題為〈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〉。
  • 八月十二日返京。
  • 九月,開始寫〈秋夜〉等散文詩,後結集為散文詩集《野草》。
  • 十月,譯畢日本作家廚川白村的《苦悶的象徵》。本年十二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。
  • 十一月,《語絲》周刊創刊,魯迅為發起人與主要撰稿人之一。創刊號上刊出魯迅的雜文〈論雷峰塔的倒掉〉。
  • 本年仍兼任北京大學,北京師範大學,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及世界語專門學校講師。
1925年 民國14年 45歲
  • 從一月十五日起,以〈忽然想到〉為總題,陸續作雜文十一篇,至六月十八日畢。
  • 二月,小說〈長明燈〉寫成;三月,發表於由邵元沖主編的北京《民國日報‧副刊》,署名魯迅
  • 三月,小說〈示眾〉寫成;四月,發表於由孫伏園主編的北京《語絲(周刊)》第二十二期,署名魯迅。同月,作散文〈戰士與蒼蠅〉,對誣蔑孫中山先生的無恥之徒作了猛烈的抨擊。
  • 五月,小說〈高老夫子〉寫成;同月,發表於《語絲》第二十六期,署名魯迅。同月,出席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學生自治會召開的師生聯席會議,支持學生反對舊社會家長式統治的抗爭。
  • 八月十四日,被段祺瑞政府教育總長章士釗非法免除教育部僉事職。八月二十二日,魯迅向平政院投交控告章士釗的訴狀。次年一月十七日,魯迅勝訴,原免職之處分撤銷。
  • 十月,小說〈孤獨者〉、〈傷逝〉寫成,收入《彷徨》內,未在報刊上發表過。
  • 十一月,小說〈弟兄〉、〈離婚〉寫成;前者翌年二月,發表於由魯迅主編的北京《莽原(半月刊)》第三期,署名魯迅。後者同月,發表於《語絲》第五十四期,署名魯迅
  • 十月,編定一九二四年以前所作之雜文,書名《熱風》,本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。
  • 十二月,所譯日本廚川白村的文藝論集《出了象牙之塔》由北京未名社出版。同月,作論文〈論〝費厄潑賴〞應該緩行〉,並編定雜文《華蓋集》,作〈題記〉,次年六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。
  • 本年仍為《語私》撰文,並編輯《國民新報副刊》及《莽原》雜誌。
  • 本年秋起,兼任北京大學,北京女子師範大學,中國大學講師,黎明中學教員。
1926年 民國15年 46歲
  • 一月,女子師範大學恢復,新校長易培基就職,魯迅始卸卻職責。同月,教育部僉事恢復,到部任事。
  • 二月,開始寫作回憶散文〈狗‧貓‧鼠〉等,後結集為回憶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,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。
  • 三月,作〈孫中山先生逝世後一周年〉,頌揚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。同月,段祺瑞政府槍殺愛國請願學生的〝三一八慘案〞發生。為聲援愛國學生,揭露軍閥政府的暴行,魯迅陸續寫作了〈無花的薔薇之二〉、〈死地〉、〈紀念劉和珍君〉等雜文、散文多篇。因遭北洋軍閥政府通緝,曾被迫離寓至山本醫院、德國醫院等處避難十餘日。
  • 七月起,逐日往中央公園,與齊宗頤同譯《小約翰》。
  • 八月,編《小說舊聞鈔》,作序言,當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。同月,應廈門大學邀請,赴任該校國文系教授兼國學研究院教授,啟程離北京許廣平同車離京,赴廣州。同月,小說集《彷徨》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,該書收自1924年至1925年魯迅所作小說計十一篇作品。
  • 九月,抵廈門大學。
  • 十月,編定雜文集《華蓋集續編》,並作〈小引〉,次年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。同月,編定論文與雜文合集《墳》,並作〈題記〉,次年三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。
  • 十二月,因不滿於廈門大學的腐敗,決定接受廣州中山大學的聘請,辭去廈門大學的職務。同月,歷史小說〈奔月〉寫成;翌年一月,發表於《莽原》第二卷第二期,署名魯迅
1927年 民國16年 47歲
  • 一月,離開廈門廣州中山大學,出任該校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。
  • 二月十八日,應邀赴香港講演,講題為〈無聲的中國〉和〈老調子已經唱完〉,二十日回廣州
  • 四月,歷史小說〈鑄劍〉寫成;同月,發表於《莽原》第二卷第八、九期,原題為〈眉間尺〉,署名魯迅;一九三二年編入《自選集》時改為現名。同月,在黃埔軍官學校講演,題為〈革命時代的文學〉。同月十五日,為營救被捕的進步學生,參加中山大學系主任會議,無效,於二十九日提出辭職。同月,編散文詩集《野草》成,作〈題辭〉;七月,該書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。
  • 七月,應邀在廣州暑期學術講演會上發表題為〈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〉的講演。
  • 八月,編《唐宋傳奇集》成,由北京北新書局在本年十二月及次年二月分上下冊出版。
  • 九月二十七日,偕許廣平乘輪船離廣州,十月三日抵達上海,八日移寓景雲里二十三號,開始同居生活。滬上學界,聞魯迅至,紛紛請往講演,如勞動大學,立達學園,復旦大學,暨南大學,大夏大學,中華大學,光華大學等。
  • 十二月,應大學院院長蔡元培之聘,任特約著作員。
  • 同月《唐宋傳奇集》上冊出版。同月,《語絲》周刊被政府封閉,由北京移至上海繼續出版,魯迅任主編,次年十一月辭去主編職。
1928年 民國17年 48歲
  • 二月,譯日本作家板垣鷹穗的《近代美術思潮論》畢,次年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。同月,作文藝評論〈〝醉眼〞中的朦朧〉,與《唐宋傳奇集》下冊印成。
  • 四月,譯日本作家鶴見佑輔隨筆集《思想‧山水‧人物》畢,次年五月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。
  • 五月,往江灣實驗中學講演,題曰:《老而不死論》。
  • 六月,與郁達夫合編的《奔流》月刊創刊。
  • 十月,雜文集《而已集》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。
  • 十一月,短評《而已集》印成。
1929年 民國18年 49歲
  • 一月,與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資印刷文藝書籍及木刻藝苑朝花,簡稱朝花社。
  • 二月,譯日本作家片上伸的論文《現代新興文學的諸問題》畢,並作〈小引〉,本年四月由上海大江書鋪出版。
  • 四月,譯俄國作家盧那察爾斯基的論文集《藝術論》畢並作〈小引〉,本年六月由上海大江書鋪出版。同月,作〈《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》小引〉。該書由魯迅柔石等編譯,分兩冊,先後於本年四月、九月由上海朝花社出版。
  • 五月十三日,離上海北上探親,十五日抵北平。在北平期間,先後應燕京大學、北京大學第二院、北平大學第二師範學院等院校之邀講演。六月三日啟程南返,五日抵滬。
  • 八月,譯盧那察爾斯基的論文集《文藝與批評》畢,本年十月由上海水沫書店出版。
  • 九月二十七日,子周海嬰出生。
  • 十月,為柔石校訂中篇小說《二月》。
  • 十二月,應上海暨南大學之邀,前往講演,題為〈離騷與反離騷〉。
1930年 民國19年 50歲
  • 一月,朝花社告終。同月,《萌芽月刊》創刊,魯迅為主編人之一。
  • 二月,參加〝自由大同盟〞成立會。同月,《文藝研究》創刊,魯迅主編,並作〈《文藝研究》例言〉,這個刊物僅出一期。
  • 二月至三月間,先後在中華藝術大學、大夏大學、中國公學分院作演講,共四次,題目分別為〈繪畫漫論〉、〈美術上的現實主義問題〉、〈象牙塔與蝸牛廬〉和〈美的認識〉。
  • 三月,中國左翼作家聯盟(簡稱〝左聯〞)成立,在成立大會上發表〈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〉的演講,並被選為執行委員。同月十九,得知被政府通緝的消息,離寓暫避,至四月十九日。
  • 五月,遷入北四川路樓寓。同月,譯完俄國作家普列漢諾夫《藝術論》,並為之作序,本年七月由上海光華書局出版。
  • 八月,譯俄國作家雅各武萊夫小說《十月》成,並作後記,一九三三年二月由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。
  • 九月二十五日,為魯迅五十壽辰。文藝界人士十七日舉行慶祝會,魯迅出席。同月,編德國版畫家梅斐爾德的《士敏土之圖》畫集成,並為之作序。次年二月以三閑書屋名義自費印行。
  • 十月四、五兩日,與內山完造同開〝版畫展覽會〞於北四川路〝購買組合〞第一店樓上。
  • 十一月,修訂《中國小說史略》畢,並作〈題記〉。修訂本次年七月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。
  • 十二月,譯成俄國作家法捷耶夫的小說《毀滅》,次年九月由上海大江書鋪出版,十月以三閑書屋名義再版。
1931年 民國20年 51歲
  • 一月二十日,因〝左聯〞五位青年作家被捕而離寓暫避,二十八日回寓。五位青年作家遇難後,魯迅〝左聯〞內部刊物上撰文,並為美國《新群眾》雜誌作〈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〉。
  • 三月,魯迅主持〝左聯〞機關雜誌《前哨》出版。
  • 四月,往同文書院講演,題為:〈流氓與文學〉。同月,校閱孫用裴多菲的長詩〈勇敢的約翰〉畢,並為之作〈校後記〉。
  • 六月,往日人〝婦女之友會〞講演。
  • 七月,校閱李蘭譯美國作家馬克‧吐溫的小說《夏娃日記》畢,並於九月為之作〈小引〉。同月,為日人增田涉講解《中國小說史略》全部畢。同月,往〝社會科學研究會〞演講〈上海文藝之一瞥〉。
  • 八月十七日,請內山嘉吉君教學生木刻術,先生親為翻譯,至二十二日畢。二十四日為一八藝社木刻部講演。
  • 九月,就〝九一八〞事變,發表〈答文藝新聞社問〉,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。
  • 十一月,校《稽康集》以涵芬樓景印宋本。
  • 十二月,與友人合編《十字街頭旬刊》出版。同月,作文藝評論〈答北斗雜誌社問〉。
1932年 民國21年 52歲
  • 一月三十日,因〝一二八〞戰事,寓所受戰火威脅而離寓暫避居內山書店,三月十九日返寓。
  • 二月,與茅盾郁達夫等共同簽署〈上海文化界告全世界書〉,抗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暴行。
  • 四月,雜文集《三閑集》編成,並作序,本年九月由上海北新書局出版。同月,雜文集《二心集》編成,並作序,本年十月由上海合眾書店出版。
  • 五月,自錄譯著書目。
  • 九月,編輯與曹靖華等合譯的俄國短篇小說兩冊,一冊名《豎琴》,另一冊名《一天的工作》,各作〈前記〉與〈後記〉,二書均於一九三三年由上海良友圖書公司出版。一九三六年再版時合為一冊,改名為《蘇聯作家二十人集》。
  • 十月,作文藝評論〈論〝第三種人〞〉。同月,作文藝評論〈為〝連環圖畫〞辯護〉。
  • 十一月九日,因母病北上探親,十三日抵北平。在北平期間,先後應北京大學第二院、輔仁大學、女子文理學院、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大學之邀前往講演,講題分別為〈幫忙文學與幫閑文學〉、〈今春的兩種感想〉、〈革命文學與遵命文學〉、〈再論〝第三種人〞〉和〈文力與武力〉。三十日返抵上海
  • 十二月,作〈《自選集》自序〉。《魯迅自選集》於次年三月由上海天馬書店出版。同月,編定《兩地書》(魯迅與許廣平的通信集)並作序,次年四月由上海北新書局以〝青光書局〞名義出版。同月,與柳亞子等聯名發表〈中國著作家為中蘇復交致蘇聯電〉。
1933年 民國22年 53歲
  • 一月,應蔡元培函邀出席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臨時執行委員會會議,被推舉為上海分會執行委員。
  • 二月,作散文〈為了忘卻的紀念〉。同月十七日,在宋慶齡寓所參加歡迎英國作家蕭伯納的午餐會。
  • 三月,作〈英譯本《短篇小說選集》自序〉。同月二十七日,移書籍於狄思威路,稅屋存放。
  • 四月十一日,遷居大陸新村九號。
  • 五月十三日,與宋慶齡楊杏佛等赴上海德國領事館,遞交〈為德國法西斯壓迫民權摧殘文化的抗議書〉。同月,作雜文〈天上地下〉。
  • 六月二十日,楊銓被刺,往萬國殯儀館送殮。時有魯迅亦將不免之說,或阻其行,魯迅不顧,出不帶門匙,以示決心。同月,作雜文〈華德保粹優劣論〉與〈華德焚書異同論〉。
  • 七月七日,與美國黑人詩人休斯會晤。同月,雜文集《偽自由書》編定,作〈前記〉、〈後記〉,本年十月由上海北新書局以〝青光書局〞名義出版。
  • 八月,作文藝評論〈小品文的危機〉。九月三日,世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委員會在上海召開遠東會議,魯迅被推選為主席團名譽主席,但未能出席會議。
  • 十月〝木刻展覽會〞假千愛里開會。
  • 十二月,為葛琴的小說集《總退卻》作序。同月,雜文集《南腔北調集》編定,並作〈題記〉,次年三月由上海聯華書局以〝同文書局〞名義出版。
1934年 民國23年 54歲
  • 一月,為所編俄國版畫集《引玉集》作〈後記〉,本年三月以三閑書屋〞名義自費印行。
  • 三月,編定雜文集《準風月談》作〈前記〉,十月作〈後記〉,本年十二月由上海聯華書局以〝興中書局〞名義出版。同月,作〈答國際文學社問〉。
  • 五月,作文藝評論〈論〝舊形式的採用〞〉。
  • 六月,作雜文〈拾來主義〉。
  • 七月,編定中國木刻選集《木刻紀程》並作〈小引〉,本年八月由上海鐵木藝術社印行。
  • 八月,作散文〈憶劉半農君〉。同月,編《譯文》月刊創刊號,任第一至第三期主編,並作〈《譯文》創刊前記〉。同月,作論文〈門外文談〉。同月,歷史小說〈非攻〉寫成,收入《故事新編》,未在報刊上發表過。
  • 十一月,為英文月刊作雜文〈中國文壇上的鬼魅〉。
  • 十二月,編定《集外集》,作序言。本書次年五月由上海群眾圖書公司出版。同月十四,夜脊肉作痛,盜汗,病後大瘦。
1935年 民國24年 55歲
  • 一月,譯成俄國作家班台萊夫的兒童小說〈錶〉,本年七月由上海生活書店出版。
  • 二月,著手翻譯俄國作家果戈里的小說《死魂靈》第一部,十月譯畢,本年十一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。同月,《中國新文學大系‧小說二集》編選畢,並為之作序。本年七月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。  
  • 三月,作〈田軍作《八月的鄉村》序〉。
  • 四月,為日本東京改造社用日文寫〈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〉。
  • 六月起,陸續作以〈題未定草〉為總題的雜文,至十二月止,共八篇。
  • 八月,為所譯俄國作家高爾基《俄羅斯的童話》作〈小引〉,該書十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。
  • 十一月,作〈蕭紅作《生死場》序〉。同月,歷史小說〈理水〉寫成,收入《故事新編》,未在報刊上發表過。
  • 十二月,作文藝評論〈雜談小品文〉。同月,歷史小說〈采薇〉、〈出關〉、〈起死〉寫成;與前作〈補天〉、〈奔月〉、〈鑄劍〉、〈理水〉、〈非攻〉一起,匯編成《故事新編》,並作序,次年一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。本書收自1922年至1935年魯迅所作歷史小說計八篇作品。同月,作《且介亭雜文》序及附記,與《且介亭雜文二集》序及後記;本月還曾著手編《集外集拾遺》,因病中止。
1936年 民國25年 56歲
  • 一月,《凱綏‧珂勒惠支版畫選集》編定,並作〈序目〉,本年五月自費以三閑書屋名義印行。同月,與友協辦之《海燕半月刊》出版。
  • 二月,為日本改造社用日文寫〈我要騙人〉,及開始續譯死魂靈第二部。
  • 三月,肺病轉重,量體重,僅三十七公斤。同月,扶病作〈《海上述林》上卷序言〉,與〈《海上述林》下卷序言〉。該書署〝諸夏懷霜社教印〞,上卷於本年五月出版,下卷於本年十月出版。  
  • 四月,作雜文〈三月的租界〉。
  • 五月十五日,再起病,醫云胃疾,自後發熱未愈,三十一日,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國鄧醫生來診斷,病甚危。
  • 六月,作〈答托洛斯基派的信〉。
  • 八月,作〈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〉。
  • 九月,作散文〈死〉。
  • 十月八日,往青年會參觀第二次全國木刻流動展覽會,並與青年木刻藝術家座談。同月九日,作散文〈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〉。同月十七日,執筆寫作一生中最後的一篇作品〈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〉,未完篇輟筆。
  • 十月十九日晨三時半,病勢劇變,延至五時二十五分病逝於上海


本簡譜參考資料如下:

  1. 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:《魯迅年譜》(全四卷)(北京市: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3 年4月第一版)。
  2. 上海魯迅紀念委員會編:《魯迅先生紀念集》(1937年10月19日初版)。
  3. 項懿君等編:《魯迅全集‧吶喊附錄》第一冊(台北市:風雲時代出版社,1990年10月再版)。
  4. 蔡輝振:《魯迅小說研究》(高雄:復文圖書出版社,2001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