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中有奇樹,綠葉發華滋。
攀條折其榮,將以遺所思。
馨香盈懷袖,路遠莫致之。
此物何足貴,但感別經時。

本詩為懷人之詩,係思婦因物時,感別離之久,而折芳寄遠,為閨婦想念遠遊丈夫之情。或謂鴻儒學成而無由自達於君之詞;或謂係臣不得於君而託興於奇樹也。全詩僅八句,由樹而花,由花而人,由人而情,款款道來,層層深入,從容和婉,一氣呵成。前四句就折花欲遺所思引起,以庭院中有一珍奇美好之樹,正是綠葉茂密,花朵盛開,於是拉住枝條,摘下花朵,用以贈送所想念之人。從奇樹而綠葉而發華滋而攀條而折其榮,寫禁錮深閨之思婦,朝夕見庭中奇樹之生長榮枯,望見歲月流逝之痕跡,蘊蓄離別久長之哀怨。奇樹亦所以象徵貞婦,綠葉華滋而馨香為表徵貞婦之青春、芬芳、高潔。次二句就馨香莫致,醒出路遙。以癡癡執花在手,任其香溢滿懷袖,卻也無可奈何,因路途太遠,無法送?所思念之人。其為青年思婦,惟悴憂傷,顧影自憐之神情意態。末二句就物不足貴醒出別久。以此花何以值得獻給你,只是感到別離時日已長久。其為送花在心中一時之感觸,睹物思人,乃全詩用意之歸宿。
綜觀通篇筆法皆用「興」,藉採芳一事,興起經時遠別相思之感。其就奇樹之「綠葉」而「發華滋」而「攀條」而「折榮」而「馨香」一意層層寫來以見美盛。而以「路遠」反振出「感別」便住,不更贅一語,如山之蛇蜿蟺迆邐而來,至江以峭壁截住,格局筆力,千古無兩。詩中歷敘奇樹之生長榮枯,蘊含閨婦之熬煎消磨,不提苦而苦處就藏於奇樹之花葉枝條中,人物合一,情景交融,語言淺淡,情味深長,誠所謂「深衷淺貌,語短情長」頗耐人細讀。